理監事文章

淺談兩岸經濟時態及臺灣經濟的出路

劉仲宇 博士

江蘇代表處主任
地址: 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106號河西萬達B座1205
手機: 139-5171-8295
電話: 025-5288-4866
郵箱: 2485633452@qq.com
微信: 13922888295


學歷: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系醫學博士
現任:

  • 英國聯合通路國際(股)公司 董事長
  • 世界華人道教文化交流會 執行長
  • 中國國家職業高級健康管理師

隨著大陸經濟轉型升級,經濟發展步調趨緩,這是大陸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大陸要跨過中等收入的必然姿態。而在產能過剩,消費疲軟的情勢下,在全球經濟日漸蕭條的形勢下,臺灣經濟也步履蹣跚,踉踉蹌蹌。近20年來,臺灣經濟成長之所以大幅減速,年均成長率僅3.5%,並未見止跌,主要原因就在於臺灣被邊緣化了,包括投資環境及出口環境在內的發展環境不斷惡化,不能有效地進行全球化運作,以致投資人不願意投資臺灣。這是近年來世界經濟增長中心及經濟全球化的中心轉向大陸,而兩岸關係依然沒有正常化的必然結果。

在大陸已是世界工廠、世界市場的經濟全球化中心時代,沒有兩岸關係的正常化,沒有兩岸經貿、文化活動的自由化,臺灣必然面臨邊緣化。在大陸維持經濟中高速成長、維持經濟全球化中心的時代,臺灣經濟要發展,必須處理好跟大陸的關係,包括推進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與兩岸經貿活動的自由化,從而避免被邊緣化,以有效改善臺灣的發展環境,才能進行有效的全球化運作。 不能處理好兩岸關係,也無法對外拓展國際經濟空間,使得臺灣進一步邊緣化。

而隨著大陸供給側改革,亞投行建立,一帶一路戰略的全面鋪開等一系列對內、對外經濟政策的實施,臺灣經濟根本無法對抗,最終受傷的還是臺灣人民,尤其是臺灣農民。臺灣經濟轉型升級成功與否取決於幾個要素:優勢技術,政府支援,資金儲備,自有市場。如今臺灣經濟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轉型升級的困境,上述幾項,臺灣都不具備。

首先是技術,大陸的高端技術與歐美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但以及逐年縮小,一旦轉型升級成功,趕超只是時間問題。其次政府支援的關鍵點就在於風險控制,分擔企業在轉型升級中的風險,例如大陸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新型生態農業補貼就是很好的例子。政策的連貫性和穩定性以及執行效率這三原則是必不可少的,朝令夕改,效率低下是對企業轉型升級的最大傷害,臺灣就目前來說政策是缺乏連貫性的。

資金因素也是不可缺的,而這也是一批不適應變化的中小型在生死線上掙扎的企業要淘汰的原因。而現實是大陸資金充裕。東南亞國家在面臨抉擇時最主要的還是看誰能給本國帶來利益。最後是市場,全球的市場堪比大陸的屈指可數,臺灣市場的相對體量較小,根本不足以支撐大中型企業轉型升級,如今大陸的外資投資額已經超過美國了。

最後以個人觀點說說政府的新南下政策,對於南下政策,先不論技術上的可行性,關稅就是大問題,臺灣沒有和東盟簽訂任何貨貿協議,即使去投資,也將會面臨大陸,日本,歐美,韓國等商品的多重擠壓,臺灣產品的競爭優勢也不明顯。 因此兩岸關係之於臺灣前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拿臺灣百姓當前最憂慮的經濟民生困境來說,其能否得到解決,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臺灣與大陸的經濟交流合作是否順暢。畢竟,兩岸經濟早已結成了非常緊密的聯繫;畢竟,臺灣經濟屬於典型的海島型經濟,其資源、市場規模都十分有限,經不起外部的震盪,經濟體內需市場較小,消費、投資行為深受外部的影響,沒有抗震的緩衝空間,無法自我消化產能,尤其是農業。較之於大型經濟體特別需要進行有效的全球化運作,即整合、善用島內外文化、資源、市場。

為兩岸關係沒有正常化,兩岸經貿活動沒有正常化與自由化,大陸經濟發展依然為廣大台商臺胞提供了眾多的發展機遇,許多台商臺胞成為其中的受益者。推動兩岸經濟一體化與兩岸經貿活動自由化,推進兩岸融合發展。大陸市場對臺灣產品的廣大需求顯然有助於臺灣島內經濟成長、企業生存、民眾就業。仲宇身為“中華兩岸交流協會”中的一員,秉承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理念,願為兩岸文化交流、農業交流、科技交流、推進兩岸旅遊業的發展添磚加瓦,略盡綿薄之力。

榮獲江蘇省公安廳頒中華兩岸交流協會江蘇代表處證書

江蘇省商務廳孫津廳長會見臺灣企業代表

與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孫亞夫於人民大會堂合影

與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交流局長黃文濤彙報兩岸哪吒文化交流活動工作總結

與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駐會常務副會長程金中合影

中聯辦臺灣事務部徐莽部長合影